南顺新媒体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市场半年谈:抢占先机后如何笑到最后?

2024-07-20 16:10:26新能源40人已围观
简介 7月15日,乘联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零售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零售达411.9万辆,同比增长33%。

7月15日,乘联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零售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零售达411.9万辆,同比增长33%。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车企多卖了大约130万辆新车。

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最亮眼的就是比亚迪。作为如今全国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自3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销量突破30万辆,半年累计销量达到了161万辆,占据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四成。

至于“遥遥领先”的问界,其半年销量达到了18.1万辆,增长速度虽然极快,但与其年销量60万辆的目标仍然相差较远。并且7月初,“问界AITO”的商标被华为以25亿元的“白菜价”转让给了生产商赛力斯。这一商业行为势必也会对于消费者的购车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主打中高端市场的理想交出了18.9万辆的数据,虽然距离年初李想定下的80万辆订单相差甚远,但也算是差强人意。而同为曾经新势力三兄弟的蔚来和小鹏分别有8.74万辆和5.2万辆的新车交付,算是勉强跟上了老朋友的步伐。

各大车企虽然数据上看起来都在增长,但实际上,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在上半年完成IPO的极氪,抑或是如今苦苦挣扎的哪吒都没能完成预期年销量的50%。不过在业界看来,上半年的销售数据不过半其实是常态,对于汽车销售市场而言,坐拥“金九银十”的下半年才是竞争最激烈的时间节点。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产品、企业、消费者口碑等多个维度不断优化、攀升,在海内外市场和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已然抢占了“风口”的先机,但能否在“浪尖”上舞蹈,还需要经历不断的考验。

上半年各大车企内卷的同时,关于新能源汽车质量的相关话题也在不断发酵之中。

7月13日,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公开表示“内卷不是好事”,同时他还表示,“卷”字一日不消,中国汽车就不能真正地走遍全球。

同时,吉利控股集团官方微信和长城汽车官方微博也发文支持,并将矛头明确指向自去年开始延续至今的比亚迪常压油箱和排放严重不达标事件。

2023年4月,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长城汽车的诉求是予以立案。随后比亚迪发布声明,称其常压油箱为比亚迪核心技术和自主专利成果,是经过合法合规检验的。

以常理而言,如此优秀的产品,品牌方应该会下大力气宣传并推广。但比亚迪却在被举报后不久对涉事车辆进行OTA升级,随后又在涉事车型的新车生产中改为使用高压油箱。而在这之后,油箱事件不再被公众提起。

除了“常压油箱”风波之外,小米汽车的镀银玻璃影响通讯设备信号,理想汽车A柱破裂,问界M7在山西运城的交通事故等事件的发生,也使得消费者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不断内卷、加速快跑的同时能否兼顾到质量和安全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是如此的激烈,有人欢欣鼓舞,也有人黯然退场。但在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笑到最后,所依靠的不能仅仅是价格和内卷,同样也要有坚挺的质量和足够的安全保障。毕竟,汽车作为消费者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在颜值和经济性之外,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

如果各大汽车品牌要想完成自己在年初许下的豪言壮志,真正的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世界,那势必要好好考量一下“价格”和“质量”的平衡。只有二者齐备,才能笑到最后。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苏月鹏)

站点信息
文章统计1553篇文章
微信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