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顺新媒体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AI

我AI的江苏|AI眼里的“国潮风”为江苏增添哪些“流量密码”

2024-06-28 10:34:32AI1人已围观
简介 【开栏的话】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开栏的话】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我们处在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江淮大地万象新,在这里,传统与创新融合,共同绘制出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我们处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正在打开一扇向“新”而行的光明大道。

鉴于此,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特别推出《我AI的江苏》系列策划,希望通过AIGC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深入挖掘江苏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新变化、新亮点,用全新的视角和维度,展现这片热土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近两年,“国潮”成为了消费市场新晋流量密码。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为2.05万亿元,同比增长9.44%。

江苏自古文脉悠长、人文荟萃。在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传统文化正被更活泼、更现代的方式演绎与激活。放眼江苏,无论是在古镇、园林还是时尚街区,处处能看到身着马面裙、宋锦外套、香云纱衬衫等代表中式美学时尚单品的游人;入夏后,不少中医院推出的特调“新中式”茶饮和各类中药香囊广受欢迎;热门传统舞剧常常一票难求;博物馆成了人头攒动的打卡地……

随着传统文化“潮”起来,文旅消费市场也“火”起来。前不久的端午假期,江苏共接待游客1190.4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4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15.1%。“文化”“旅游”“节日”“国潮”碰撞出了消费新趋势,江苏各地推出“非遗市集”“文化游园会”等538项宣传展示活动,游客们参与采艾蒿、做香囊、包粽子、看龙舟……感受互动式的节俗体验新场景。

江苏文物和文化遗产数量多、密度大,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万余处、可移动文物280余万件、非遗资源项目2.9万个、古籍450多万册,有苏州古典园林、昆曲、云锦、传统制茶技艺等世界遗产。可以想象,随着暑期的到来,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偏爱,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表现出“跟着兴趣去旅行”的行动力。他们将为江苏文旅消费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

【看!AI眼中的江苏“国潮”消费场景】

【看!江苏“国潮”消费实景】

南京玄武湖公园,穿汉服的小女孩。刘建华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在苏州木渎古镇附近,一家用清朝古宅改建而成的民宿,因为保留有原本建筑典雅、古朴的意韵,因此常常预约爆满、一房难求。图片来源:看苏州

南京市中医院的酸梅健身饮。图片来源:交汇点新闻

苏州平江路一家店铺会推出一款马面裙冰激凌,以其独有的美学造型,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图片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由江苏策划出品的民族舞剧《红楼梦》已完成多轮全国巡演,所到之处常常“一票难求”。图片来源:江苏文旅

综合新华日报、我苏特稿、江苏经济报、评而新论、江苏文旅、看苏州等

新媒体编辑/AIGC制作 李璞 徐亦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文章统计387篇文章
微信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