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顺新媒体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科技

穿越千年时光,触摸古代科技 “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奉贤开幕

2024-06-21 15:34:56科技0人已围观
简介 央广网上海6月19日消息(记者沈梅)从敬畏自然、观察自然到掌握自然规律;从刀耕火种、改良农具,到在织造、冶铸、陶瓷、造纸印刷、建筑等多个领域不断突破创

央广网上海6月19日消息(记者沈梅)从敬畏自然、观察自然到掌握自然规律;从刀耕火种、改良农具,到在织造、冶铸、陶瓷、造纸印刷、建筑等多个领域不断突破创新,中国古人非凡的智慧和创新精神让人惊叹。

“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在奉贤博物馆开幕 (央广网发 受访方供图)

昨天,“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在上海市奉贤区奉贤博物馆开幕,奉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袁泉,奉贤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培荣,奉贤区政协主席陈勇章,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孙小兵,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查员游海洋,奉贤区副区长王淳共同开启精彩展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30余家文博单位的124件/组展品。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交互式动态演绎、沉浸式Box空间体验等方式,分“天地造物”“溯古撷珍”和“灿若星河”三个单元,带领现场观众穿越数千年的中华科技文明走廊,让大家在丝绸的华美婉约、青铜器的庄严浑厚、纸张的轻柔朴质、瓷器的光彩流转与建筑的巍峨奇巧中,感受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深邃与深厚。本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10月18日。

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的“错金银壶”亮相本次展览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亮相本次展览的“西周铜爬龙”(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数件“国宝级”珍贵文物在展期内陆续登场,其中包括有着“中华第一灯”之称的西汉长信宫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皇帝龙袍、宝鸡周原博物院的折觥等。现场,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向记者介绍:“古代科技灿若星辰。我们把其中一些比较知名的片段把它摘出来,用实物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与古代科技有一个深度的交融和交流。”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表示:“通过博物馆之间的这种展览交流,能够让不同地区的观众了解异地的传统文化,了解古人的智慧与发明创造,感受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我们的来处,也领悟我们将来的去处。”

观众纷纷在展览现场体验“活字印刷”(央广网发 受访方供图)

除珍贵的文物展品之外,奉贤博物馆还为观众提供了多元丰富的社教活动和互动体验装置。观众可以在展厅亲手触摸数千年前的盘龙城遗址陶器碎片,想象商代先民制作陶器、刻画花纹的场景,用指尖的温度感受千年前水、火、土的交融;也可以参与“小小讲解员”“妙手匠心”等不同体验活动,尝试深入了解展品背后故事,亲自动手还原古代匠人的神奇手艺;更可以通过“智·游”STEAM系列活动,接触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微观世界探秘等科学项目,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方式,感受中华科技文明发展的灿烂辉煌,体会古代与现代科技交融碰撞的火花。更有非遗绒花、缂丝香囊、长信宫灯雪糕等超百款文创产品全新入驻奉博文博文创商店。

同时,在18日的开幕仪式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签约,奉贤博物馆与宝鸡周原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福州市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签约,未来将在文博展览、文物保护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推动文博事业更好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站点信息
文章统计387篇文章
微信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