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顺新媒体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APP备案

5分钟更新一次,这个APP可查北京1300余个备案停车场的动静态数据

2024-06-20 16:08:09APP备案2人已围观
简介   智慧交通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很多交通出行场景当中。无论是驾车出行找车位、绿色出行坐地铁、乘公交,或者是当下科技感

  智慧交通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很多交通出行场景当中。无论是驾车出行找车位、绿色出行坐地铁、乘公交,或者是当下科技感拉满的自动驾驶,都因为大数据、智能化而变得便捷、顺畅。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科技处一级主任科员 牟杰勇、北京市智慧交通发展中心工程管理部部长 钟园、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运行监测部部长 李静和您聊聊身边的智慧交通应用场景。

  数据5分钟更新一次

  智慧停车助您停车早规划

  大部分人自驾出行主要关心两个事,一是怎么走、路上堵不堵,二是车停哪、有没有空闲车位。

  近年来,北京市交通委把停车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多措并举去推动解决。在智慧停车上,主要从3个方面推动建设。

  统标准   

  智慧停车对停车场的设施建设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一个连空闲多少车位都不能实时掌握的普通停车场,是很难做到智慧停车的。

  对此,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地方标准《智慧停车系统技术要求》,于2023年4月1日已正式实施,为本市经营性停车场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依据。

  汇数据   

  主要组织各区展开了全市停车设施信息统计报送,并对报送数据进行校准核对,为推进停车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目前,中心城区已完成数据报送与校准核对,各郊区已完成数据报送,正在抓紧开展数据的校准核对。

  促服务  

  全力推进全市公共停车场智慧化达标,按照“达标一批、共享一批”的原则,依托北京MaaS平台、“北京交通”APP,已向社会发布了本市全部道路停车位和1300余个备案停车场的动静态数据。

  驾车出行前可以通过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北京交通”APP,搜索查看目的地周边公共停车场位置、车位空闲状态等信息,根据APP提供的“宽松、适中、紧张、已满”四种状态(更新频率约5分钟/次),提前做好行前规划,节省到达目的后找寻车位停车的时间。

  目前,正在持续推进停车信息发布工作。考虑到上线初期,个别停车场的数据稳定性受网络传输、停车场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不好的停车体验,请广大市民予以理解,也真诚欢迎大家积极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将会同各区停车管理部门加强数据质量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相关停车场动态调整,全力推动本市停车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刷掌”乘车、票务安检一体化

  智慧地铁未来还有新惊喜

  地铁作为北京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日均“千万”级别客运量已成为常态。运行速度快、承载量大、准点率高、系统复杂、协同精准性要求严等特点鲜明。如何在确保地铁可靠安全运营的前提下,提升智慧化水平,是全国各大开通地铁城市一直在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按照“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先示范、后推广”的思路,通过组织相关地铁运营企业,开展2项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研,推进北京智慧地铁建设。

  首都机场线一系列智慧应用探索中

  其中1项课题是依托首都机场线,探索打造“智能客服、智能运行、智能维护、智能管理”四大应用场景,构建智慧地铁大脑、智慧车站、智慧列车、智慧车辆段集成平台,构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地铁运营新模式。

  机场线北新桥站将带来全新体验

  去年2月,课题示范应用工程在首都机场线北新桥站举行了开工仪式,目前已接近尾声。这条示范线建设完成后,乘客可以享受快速进站、票务安检一体化、站内位置查询与路径规划、智能客服等“全新体验”。

  大兴机场线的“刷掌”乘车

  此外,还鼓励支持各运营企业自主创新实践,在运营地铁线路站点中多注入“智慧元素”,增加乘客在出行中的科技体验。比如,大兴机场线的“刷掌”乘车。乘客只需在大兴机场线各站点自动售票处的刷掌注册机录入掌纹,并在微信小程序“北京地铁刷掌乘车”中完成授权后,即可开通刷掌乘车功能。

  使用时,乘客需找到带圆环标志的刷掌闸机,将掌心面对圆环内识别区,完成识别后圆环变为绿色,闸机将自动打开,可以说不用拿卡、不用掏手机、“伸一伸手”即可进站乘车,方便又快捷,科技感十足。

  通勤、通学、通医、通游

  定制公交日最高客运量超6.6万人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出行体验和出行效率有了更高要求,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公交客流量普遍呈现下滑趋势,新的形势要求公交行业必须加速转型升级,向乘客提供更加精准化、优质化的服务。总体上讲,北京市智慧公交建设,主要从推动运营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公交运输服务提质升级两个方面展开。

  定制公交是常规公交的补充和服务升级,通过线上预约、拼车同行、智能调度等创新手段,满足市民不同场景下的精准需求。目前,北京定制公交服务主要包含商务班车、通勤班车、通学公交、通医公交、通游公交、区域巡游定制公交及节假日定制公交等类型线路,覆盖13个行政区,日最高客运量超过6.6万人次,服务规模位居全国之首。

  300余项数据资源

  筑牢出租行业数据基础 

  从2011年开始,交通委一直在持续推动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发展,也在科技赋能业务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出租行业300余项数据资源筑牢数据基础 

  目前,出租行业已经整合接入巡游网约人车户基础信息、车辆定位信息、订单运营信息等300余项数据资源;在数据接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度、多层级的数据应用分析体系,提高出租行业数据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为行业管理和决策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初步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

  通过推动出租行业智慧大脑建设,打造全景监测、重点区域监测、合规化监测、价格监测、驾驶员运营安全监测等应用场景,初步构建了事中事后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事中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置策略,实现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事后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实现行业动态全面实时监测和多部门联合协同监管,提高整体监管效能。

  北京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涵盖7个区1160余公里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17年12月,北京市出台了全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实施细则,鼓励支持开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

  截至2月底,北京市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7个区1160余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2000万公里,累计为18家企业384车发放测试牌照。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也步入3.0建设阶段,测试范围将由目前的160平方公里拓展至覆盖通州、顺义的600平方公里,下一步还将向4.0阶段全市更广区域拓展。

  无人驾驶小巴已服务城市副中心

  今年3月3日,试点开通了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周边自动驾驶接驳服务,乘客可免费试乘无人驾驶小巴,往返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郝家府地铁站和三大文化建筑。无人驾驶小巴采用全无人驾驶设计,无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踏板,可载客9人。

  目前设置两条循环体验线路,各配备1辆无人驾驶小巴,一条往返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P12停车场和城市图书馆,15分钟一班,沿线中途停靠2站;另一条往返于郝家府地铁站和城市图书馆,40分钟一班,沿线中途停靠1站。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科技处一级主任科员 牟杰勇(左1)、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运行监测部部长 李静(左2)、 北京市智慧交通发展中心工程管理部部长 钟园(左3) 正在直播中

站点信息
文章统计387篇文章
微信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